1 厕所主要由厕屋、便池蹲位(坐便器)、冲水设备和等组成,三格化粪池的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容积≥1.5m3;1、2、3池容积比原则为2:1:3;第二池宽度不足50cm可加大至50cm。贮留粪便的有效时间:第一池不少于20d,第二池不少于10d,第三池原则要求一、二池有效时间之和;
2) 三格池的深度相同,且不应小于1000mm,北方地区应考虑当地冻层厚度确定池深。池内挡板宜采用卡槽等形式与池体牢固、密封连接,确保化粪池内部各池之间无渗漏;
3) 在便器与三格化粪池之间安装进粪管,进粪管所用管材内壁应光滑,内径≥100mm,且应短而直,与地面的角度应大于15°。进粪管下端出口应超出第一池池壁50mm左右;
4) 过粪管用于紧密连接三格化粪池,并确保粪液顺畅流通;
5) 过粪管应选用内径≥100mm内径光滑管材,设置成Ⅰ或倒L型;连接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应在第一池池壁的下三分之一处,溢出口应在第二池距池上沿至少保留100mm。二池至三池的过粪管入口可在第二池池壁的下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溢出口同一池至二池的过粪管。一池至二池的过粪管与二池至三池的过粪管可交错安装;
6) 进粪管与过粪管的安装位置应错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7) 三格池的盖板上必须有一、二、三池维护口并应当加盖板密封;第一池盖顶应留进粪口和清渣口,第二池盖顶应留清渣口,第三池盖顶应留出粪口;盖板应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铸铁等抗老化材质,并有锁闭装置;
8) 应在第一池安装排气管,其圆形管径≥100mm、方形面积不小于225cm
2,高于厕屋500mm或以上,加防雨(防蝇、防风)帽。
2 双瓮漏斗式厕所主要由厕屋、漏斗型便器、瓮形化粪池等组成,双瓮化粪池的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前、后粪池呈瓮形,中间大口小。其中,前瓮瓮体中部内径不得小于800mm,瓮体上口内径不得小于360mm,瓮体底部内径不得小于450mm,前瓮的瓮深不得小于1500mm,确定前瓮有效容积时,可根据家庭人口数和粪便排泄量、冲洗漏斗用水量、总容积1/3用前加水量之和计算,要求粪便必须在前瓮贮存30d以上。后瓮瓮体中部内径不得小于900mm,瓮体上口内径不得小于360mm,瓮体底部内径不得小于450mm,后瓮瓮深不得小于1650mm,确定后瓮容积时,可根据当地用肥习惯确定;
2) 前瓮池壁应预留进粪管,直径≥100mm,内壁光滑;且进粪管下端出口应超出前瓮池壁50mm;
3) 过粪管要求内壁光滑,管内径≥100mm,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为550mm~600mm,设置成Ⅰ或倒L型;
4) 漏斗便器应安放在前瓮的上口,与瓮体连接紧密但不应固定死,以便于清理;
5) 过粪管前端安装于前瓮距翁底550mm处,前端深处瓮壁不应超出50mm;后端安装于后瓮上部距后瓮底110mm处;
6) 非水封漏斗便器的漏斗口应加盖或麻刷椎椎紧漏斗口,用时拿开,用后加盖或椎紧;
7) 应在前瓮上口安装排气管,直径≥100mm,其长度高于厕所500mm~1000mm;后瓮的上口应高出地坪100mm以上,并密闭加盖;
8) 可在双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瓮体,形成前、中、后三个瓮体,要求粪便必须在前、中瓮贮存30d以上,其他要求同双瓮漏斗化粪池。
3 的检查口直径不宜小于200mm,清掏口直径不宜小于300mm,检查口与清掏口上应配套安装井筒,加盖密封盖。
4 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上下半体组装时应加装密封垫,确保化粪池整体不渗漏;
2) 的组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并应在放入池坑之前组装完成;
3) 放入池坑前,应确认池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检验合格;
4) 安装前,应将化粪池及管道内的杂物及时清除;安装时,应将连接口与管道的位置调整正确;暂停安装时,各连接口应临时封堵;安装后应进行检查,确保各连接位置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5) 回填完毕,应用混凝土将施工作业面硬化,并用20mm水泥砂浆找平;维护口上平面应高于地坪100m以上,防止雨水倒灌;维护口内应填充保温材料,并加盖混凝土预制板盖板。
5 确认无渗漏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