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ou乐投

广州letou乐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新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2018年—2020年)行动实施方案

日期: 2018-11-09 13:52:1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系列重要指示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升厕所文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要求,积极推进自治区党委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进程,按照《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旅办发〔2017〕291号)要求,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2018-2020)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全域发展、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基本思路,在巩固提升前三年厕所革命成果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厕所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监督社会化、使用文明化,全面提升厕所建设质量与管理服务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厕所革命”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块短板,着力解决厕所脏、乱、差、少、偏等突出问题,提升厕所文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推进厕所革命不断延伸和改革创新,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从厕所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从部门推动到全社会共建共享,使厕所革命全面服务于 “一心一地”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业成为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目标。
二、行动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厕所革命的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部门统筹、共建共享和改革创新,计划从2018至2020年,全区建设厕所总量653座,其中新建593座,改扩建60座。推进厕所在旅游景区、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旅游风景道和慢行绿道、乡村旅游点、旅游新业态等地合理布局,提高厕所建设质量,健全厕所管理体制,推广厕所科技应用,提升厕所文明水平,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
第一期目标(2018年1-12月)。共新建和改扩建厕所251座,其中新建224座,改扩建27座。厕所革命向南疆四地州倾斜、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市倾斜,厕所管理服务、科技应用、文明理念进一步强化。
第二期目标(2019年1-12月)。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19座,其中新建202座、改扩建17座。着力推进厕所均衡布局,厕所数量在南北疆地区之间、不同等级旅游景区之间、旅游景区内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缓解,70%的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旅游厕所,厕所运营维护清扫管理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厕所科技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第三期目标(2020年1-12月)。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83座,其中新建167座、改扩建16座。厕所全域布局格局基本形成,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普遍建设旅游厕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商养厕,以商管厕,共建共享、一厕多用”厕所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科技应用体现充分,文明如厕理念深入人心。
三、工作措施
(一)启动厕所革命建设新三年行动。
优化旅游厕所空间布局。推进厕所分布由高等级景区(4A级及其以上景区)向低等级景区(3A级及其以下景区)、由A级景区向非A级景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由城市向乡村、由北疆向南疆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厕所建设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市倾斜,向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倾斜。力争旅游热点区域步行8至10分钟路程有厕所,旅游风景道2小时以内车程有厕所。
推进厕所标准化建设。全面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标准。厕所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厕所外部设计注重与周边和城乡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尽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设计有创新性。内部配套设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人性化、生态化。
将厕所革命培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带动国家旅游风景道、旅游停车场(乡村旅游停车位、旅游风景道观光停靠点)、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垃圾箱、旅游交通标示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
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步伐。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逐步实现全覆盖,鼓励、倡导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
优化旅游厕所规模、等级和厕位数量结构。多建设10-15厕位、AA级及以下旅游厕所。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含男用小便位),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鼓励开设女性专用厕所,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在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鼓励设置移动厕所。
(二)创新旅游厕所运营管理和供给模式。
完善推广“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管理模式。将旅游厕所清扫维护管理同附属商业经营活动相结合,采取“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旅游厕所运营清扫维护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引进专业化、集团化、连锁经营的厕所管理公司管理,加强旅游厕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探索建立社会厕所“共建共享”机制和“厕所开放联盟”。引导鼓励城市街区单位厕所、加油站厕所、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对外开放共享,推动联合社会各界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鼓励和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向游客免费开放。
建立厕所“所长制”,提升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将旅游厕所管理同旅游扶贫、公益性岗位招聘、旅游服务咨询和附属商店经营相结合,将旅游厕所附加收益同厕所维护劳动强度相结合,做到管理制度、清扫程序、责任人员、监督电话上墙,调动厕所清扫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养机制,签订旅游厕所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修,确保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
创新“一厕多用”机制,鼓励拓展延伸厕所功能。鼓励社会各界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认养厕所,提供免费WIFI、便利店、旅游咨询、自动售货等服务,加强厕所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工作,以厕所为依托为群众提供便捷公共服务和优美的休憩环境。
(三)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适合新疆环境的生态环保厕所。
鼓励扶持厕所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按照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根据我区山地和平原不同气候环境特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厕所先进技术。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发泡式微生物降解节水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要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要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开发推广适合新疆的生态环保厕所。积极推动企业开发设计符合新疆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特点的模块化、低成本、易维护的旅游厕所,降低旅游厕所供水、供电、供暖、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开发设计太阳能光伏供电(暖)、供水车定期供水、吸污车定期吸污、景区外集中统一处理污物和垃圾的生态环保旅游厕所,把生态环保旅游厕所建设成为提供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点。
(四)积极开展“厕所文明”观念提升行动。
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百城万众厕所文明大行动”,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五一”“十一”等重点时间窗口,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游客集中场所发放播放。
深入开展游客、群众文明如厕教育。推动文明如厕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引导广大游客、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坚决抵制粗鄙丑陋的如厕行为。
积极开展旅游厕所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厕所革命志愿者的作用,深入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街区等游客集中场所宣传文明如厕,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厕所文化。积极组织志愿者到旅游景区、旅游风景道沿线、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展厕所卫生清洁活动,开展厕所文明公益行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厕所革命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一心为民的领袖风范,凝结了对群众生活、城乡文明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的务实作风,为新时代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大动力。要充分认识推进“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厕所革命”一抓到底。重视厕所革命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二)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切实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旅游品质和民生福祉的务实之举。进一步加强对厕所革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健全各级协调领导机构,充实人员队伍,制定本地区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细分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新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工作,积极协调住建、交通、商务、旅游、卫生等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全社会厕所共建共享,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厕所文明”观念,整合社会资金资源加快旅游厕所建设,提升旅游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资金政策支持。各地要推动各级财政加大对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持力度,旅游发展基金、各级旅游专项资金要继续向厕所革命倾斜。推动出台引导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与服务。鼓励各地将厕所管理运营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形成稳定的管理经费来源。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厕所项目投资的信贷支持,鼓励设立厕所革命建设与管理资金或基金。各地要协调国土、住建、环保、工商、市政、环卫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出台旅游厕所项目规划、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
(四)强化考核督导。严格厕所建设进度月报制度,各地要加强对厕所革命工作的检查考核,健全旅游厕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明查暗访活动,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开展厕所游客满意度调查,发动全社会对厕所革命工作进行监督,对于服务管理水平优秀率高的县市增加厕所补贴资金。对厕所革命任务完成较好,体制机制创新有新进展、新突破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厕所革命进展不快、问题较多的地区,限期督促整改。将厕所革命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目的地、滑雪场、乡村旅游点、生态旅游示范区、研学旅游目的地等创建和评定工作中的必备要素,实行“一票否决”。
(五)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把厕所革命当作推进旅游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抓手,在主流媒体上开辟厕所革命专栏,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大讨论,鼓励各界人士为厕所革命建言献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厕所革命中来。各地要对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宣传亮点、剖析难点、聚焦热点、曝光缺点,为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顺利开展营造舆论环境。各地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对于厕所管理服务长期不达标的县市和单位予以曝光,对于厕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适合新疆的新型生态环保旅游厕所要积极宣传推广,从正反两个方面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进一步提升厕所管理服务水平。

 

最新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