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ou乐投

广州letou乐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湖北省旅游“厕所革命”专项规划(2018—2020)

日期: 2018-11-09 13:41:05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7〕69号)。《通知》提出:“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厕所建设,实现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街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饮点、旅游娱乐点、旅游购物点等游客行程所及的旅游公共场所都具有相应等级的旅游厕所和相匹配的服务能力”。为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制订《湖北省旅游“厕所革命”专项规划》。
一、旅游厕所革命现状
本规划的“旅游厕所”和省政府鄂政发〔2017〕69号文件中所述的“旅游景区景点厕所”是同一概念。其中“旅游景区”是指有明确区域范围和专门管理机构、包括多个游览点的成片旅游区,以A级旅游景区和拟创A的旅游景区为主体;“旅游景点”是指游客行程所及的其他旅游点,既包括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乡村旅游点等游客参观点,也包括旅游集散点、旅游餐饮点、旅游娱乐点、旅游购物点等游客停留点,以各类游客参观点为主体。
(一)工作基础
2015年至2017年,省旅游委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截至2017年底,全省各地建成旅游厕所2851座,其中新建类1869座,改扩建类982座,同时加强旅游厕所管理,改进旅游厕所服务,很好地满足了广大游客的品质旅游需要。从全省来看, 5A级旅游景区厕所的数量、功能、管理服务水平与游客的接待规模和需求相适应,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都建设了第三卫生间;4A级旅游景区厕所数量、管理服务水平与游客的接待规模和需求基本相适应;3A级以下旅游景区厕所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在住建、交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地政府和各类旅游投资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游客行程所及的旅游名镇名街名村和旅游集散、购物、餐饮、娱乐点的“厕所革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提升了游客对我省旅游的满意度。

第三卫生间
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旅办发〔2016〕314号),“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提出第三卫生间这一概念,是为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如厕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建设第三卫生间,有助于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旅游“厕所革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管理不善、使用不文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下大力气,久久为功,攻坚克难,积小胜为大胜。
1.发展不平衡,景区内外两重天。通过三年的推进,我省景区厕所建设管理有明显进步,但景区外游客集中的地方厕所问题还比较突出,像旅游交通沿线、乡村旅游点、自驾游露营地、游客购物集中地、旅游餐馆、旅游演艺娱乐地、旅游休闲步行区、旅游步行道、绿道等地方的旅游厕所明显不足,布局不合理,与全域旅游发展不相适应。
2.主体不明确,建管责任难落实。进入新时代,旅游已经从过去景区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游客量与日俱增,厕所需求量大,配套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许多游客游览点责任主体不明确,尤其是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市场经营主体,如我省成规模的油菜花游览点就没有主体来经营来管理,有的一个村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厕所到底该由谁建谁管,主体不明确。
3.发展不充分,提档升级任务重。在前三年厕所革命行动中,letou乐投虽然注重了5A、4A高等级景区的旅游厕所建设,但与日益加快的旅游发展形势、不断增长的游客规模相比,这些景区的厕所还需要扩充增量;有的景区厕所男女厕位比不配套,大多数4A级景区没有第三卫生间;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普遍存在旅游厕所档次较低、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需要提档升级。另外,许多景区外围缺少厕所或厕所相当简陋,满足不了广大游客需要。
4.管理不到位,脏乱差比较明显。三分建、七分管,但现在有的非景区旅游厕所无人管理,或者管理不善,厕所脏乱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游客如厕不文明、不卫生的陋习还很普遍,需要加大力度加强“革命式”管理。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域旅游发展背景,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和“统筹规划、实用环保、卫生便利、标准统一”的要求,以提升旅游厕所的人文情怀、提高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和树立全省旅游服务良好形象为目标,以提高标准、优化布局、完善功能、创新管理为手段,力争通过三年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使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新需求,促进全省旅游业优质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需求导向。既满足普通游客的一般需求,又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如厕要求。二是政府引导、属地管理。推动各级政府将旅游厕所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中,推动业主单位、县(市、区)政府在旅游“厕所革命”中承担主体责任。三是整体规划、年度实施。立足全省游客接待规模和市场结构,对三年旅游“厕所革命”进行统一规划,并结合年度旅游发展实际分步予以推进。四是量力而行、反对奢华。提倡简约、卫生、节能、环保,反对追求高档次,反对过度装修装饰,同时结合实际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五是建管结合、持续发展。在旅游厕所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步考虑厕所运营、管理、服务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管、养、服相结合的长效革命机制。
(三)革命目标。到2020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方式持续推动,三年内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883座,其中新建2223座,改扩建660座,努力实现旅游者行程所及的旅游场所特别是旅游景区,都有与游客接待规模和需求相适应的旅游厕所,不断提高旅游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并以此带动全省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四)标准要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内50%以上的旅游厕所达到3A级标准;3A级旅游景区、旅游名镇名街、旅游景区连接线、主要乡村旅游点50%以上的旅游厕所达到2A级标准;旅游集散点、旅游餐饮娱乐购物场所、旅游名村、一般乡村旅游点和其他游客停留点的旅游厕所50%以上达到1A级标准。在旅游厕所对标革命过程中,把“实用卫生便利”放在第一位,注重功能、管理和服务标准,反对奢华铺张,不硬性要求厕所硬件上档次、达标准。
(五)实施进度。2018年全省共建设旅游厕所1039座,其中新建791座,改扩建248座,重点推进3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名镇名街、旅游购物点厕所数量充足,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2019年全省共建设旅游厕所952座,其中新建734座,改扩建218座,注重使A级旅游景区、旅游名村、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娱乐餐饮点数量充足,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2020年全省共建设旅游厕所892座,其中新建698座,改扩建194座,力争使所有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旅游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饮娱乐购物场所厕所数量充足,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为加快实施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度争取在现有目标基础上,尽可能超额完成目标。
三、主要任务
在实施三年旅游“厕所革命”行动计划中,以建设为基础,建、管、养、服齐头并进,打好组合拳,整体推进厕所建设、技术创新、管理服务、文明如厕等工作。
(一)实施“厕所革命”建设提升行动。坚持新建和升级并重,以旅游景区厕所为主体,统筹兼顾景区内外、城市和农村、旅游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实施旅游厕所建设年度管理,一年一个目标地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工作。在旅游景区厕所建设上,首先实现截止2017年12月底的341家A级景区旅游厕所规模、档次与游客接待规模、需求相适应,同时实现截止2017年12月底的140家4A以上景区建设有第三卫生间;在此基础上,要求拟创A的旅游景区、新建的旅游景区在建设游览点时同步建设旅游厕所。与此同时,有序推进各类旅游点的厕所建设和重要旅游点的第三卫生间建设,促进全省旅游优质发展。
(二)实施“厕所革命”管理提升行动。加强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宣传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国家标准,开展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按照国家旅游局《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提倡实用避免奢华务实推进“厕所革命”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实施标准化管理中,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管理服务”上。厕所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标识规范、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厕所外部设计注重与周边和城乡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尽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设计有创新性。内部配套设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人性化、生态化。对所有旅游厕所信息实行建档管理。
(三)实施“厕所革命”服务提升行动。持续探索旅游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新模式,推广以PPP模式、提供特许经营权、承包经营、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商业广告特许经营权、企业出资政府回购等“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模式,探索建立厕所“所长制”,鼓励社会各界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认养厕所,创新“一厕多用”机制。鼓励拓展延伸厕所功能,提供WIFI、便利店、线路查询、取款机、废品回收等服务。鼓励引进专业化、集团化、连锁经营的厕所管理公司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养机制,签订旅游厕所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修,确保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广厕所数字地图、APP等管理服务创新手段,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含男用小便位),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鼓励开设女性专用厕所,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在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鼓励设置移动厕所。推进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鼓励和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
(四)实施“厕所革命”科技提升行动。按照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根据不同气候环境特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厕所先进技术。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发泡式微生物降解节水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五)实施“厕所革命”文明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如厕教育,推动文明如厕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引导广大游客和本地居民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坚决抵制粗鄙丑陋的如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五一”“十一”等重点时间窗口,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游客集中场所发放播放。充分发挥“厕所革命”志愿者的作用,深入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街区等游客集中场所宣传文明如厕,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厕所文化。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对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增强公民文明素养的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作为提升旅游管理服务品质、促进文明旅游建设和推动旅游优质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旅游“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专班,开展上下联动,实施部门协作,研究、解决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厕所革命”持续深入推进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分解任务,落实目标责任。按照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确定的三年旅游厕所计划目标任务,召开旅游厕所革命现场工作会,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市(州、林区)、县(市、区),并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旅游厕所规模、档次与全省旅游客源规模、旅游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资金奖补,加强政策扶持。在争取国家旅游专项资金加大对全省旅游厕所建设扶持的同时,一方面省旅游委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通过竞争性分配的形式,对各地旅游厕所项目建设予以扶持,并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各地工作推进情况,选择部分区域给予重点扶持,建成示范,带动全局;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出台引导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厕所领域,在旅游厕所建设用地审批、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旅游景区、城市商户、农村经营户等业主和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广泛筹集各类资金投入建设。
(四)挂钩品牌,加大厕所权重。把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纳入A级旅游景区、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街、旅游名村和各类旅游示范品牌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大分值权重,重要的旅游品牌创建实行旅游厕所一票否决制。在检查、评定、验收、复核旅游品牌创建的过程中,首先考量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情况,并使之成为旅游品牌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
(五)指导督查,建立考评机制。将三年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作为对各地旅游发展进行考评的重要内容,建立以目标责任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为旅游“厕所革命”行动提供制度保障。年初各地领取旅游“厕所革命”计划任务书,每季度向省旅游委上报任务进度。省旅游委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督促责任单位和业主单位对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整改提升,加强对全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开展游客对旅游厕所的满意度调查,推出一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典型。年底开展验收考评,并予以奖惩。
附:湖北省旅游厕所建设规划表(2018-2020)

 

最新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