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11-09 13:55:43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国将通过全面摸清底数、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合理选择厕所改厕标准和模式、试点示范、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同步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七方面措施,切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据新华社电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国将通过全面摸清底数、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合理选择三格化粪池厕所改厕标准和模式、试点示范、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同步推进厕所化粪池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七方面措施,切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记者了解到,按照乡村振兴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
韩长赋表示,今后要突出抓好七方面工作。其中,要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把贮粪池不渗不漏作为基本要求,鼓励厕所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动厕所入室。重点对严寒、缺水等特殊条件下的改厕模式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
“全国有55万多个行政村、两亿多农户,农村厕所数量之大、布局之广可想而知。”韩长赋说,推进农村厕所改厕,决不能造盆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不能集中所有资源只打造几个示范村,要在试点示范基础上,分阶段、有步骤滚动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改厕在全国实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