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11-09 13:37:37
各区县(自治县)旅游局、万盛经开区旅游局:
根据国家旅游局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重庆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现印发你们,请各区县旅游局结合本地区情况,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行业标准,加快本地区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重庆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重庆市旅游局
2015年4月30日
附件
重庆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及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精神,推进我市旅游厕所建设与改造,全面提升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优化旅游公共服务,满足游客需求,树立重庆市文明旅游形象,现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目标要求
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工作部署,拟将我市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街区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单独建设的,主要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厕所纳入本次“旅游厕所三年行动计划”的范围,通过采取建、改、扩、养、管相结合方式,按照游客为本、需求导向,满足急需、突出重点,整体优化、分步推进,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的思路,全市2015—2017年计划建设3421座旅游厕所,其中新建1922座旅游厕所,改扩建1499座。2015年新建厕所721座,改扩建349座;2016年新建572座,改扩建561座;2017年新建629座,改扩建589座。
到2017年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厕所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全部达到国家旅游局修订的《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
二、主要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旅游厕所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也是地方重要的基础配套设施,更是重大的便民惠民工程,各区县政府为主体。要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和区县政府在旅游厕所建设中承担主体责任。旅游部门主要负责旅游厕所的规划制定、督促指导和协调配合;旅游景区、旅游餐馆、旅游购物娱乐场所、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厕所由相关旅游企业负责建设和管理;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城市大型广场、休闲步行街区、特色旅游镇(村)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等旅游厕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集散点及旅游线路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厕所由交通部门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科学规划布局。各区县旅游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破解现有旅游厕所数量过少、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对本区县重要旅游景区、休闲步行街区、游客集散地、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点的现有旅游厕所分布和数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核实,并对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的分布、数量、男女厕位比例、残疾人专用厕所厕位等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布局合理、管用够用、质量优良,数量与游客容量及增量相适应。
(三)倡导实用环保。建设旅游厕所过程中要秉承“因地制宜、注重实用、倡导环保、反对奢华”的原则,建筑风格、色调等力求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指示标志明显,厕所内部干净整洁,设施设备齐全。倡导节约环保、就地取材,积极采用节水、节能、除臭、生物降解等新技术、新材料,建设生态、低碳和环保的厕所。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或改扩建时力求人性化、特色化,满足不同游客的如厕需求,并适当美化室内外环境,增加文化内涵,让如厕成为一种文化体验和美好享受。旅游部门要积极组织推荐社会各界原创的具有先进设计理念、体现节能环保和地域特色、可以运用于实际建设的厕所设计方案,可向市或国家推荐。
(四)开发便民软件。针对市民和游客在城区寻找厕所难的问题,各区县旅游部门可通过开发手机App软件,快速定位游客所在位置附近公厕具体位置、距离等信息,可以通过摇晃手机找到距离用户最近的公厕。
(五)探索管养途径。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厕所“无处可上、无人愿进、无人想管”的问题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新办法。建立长期有效的保洁养护机制,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修。鼓励外包服务,将旅游厕所的清洁、管理和养护通过招标方式交由有关企业专业化管理,把其他商业资源与旅游厕所管理经营捆绑,让经营者有合理利润。全市每年将通过不同形式组织旅游厕所管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管护人员综合素质。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行动保障。为切实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市旅游局成立全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推进工作组(简称市旅游厕所推进组),刘旗局长任组长,市旅游局各位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区县旅游局局长为成员。市旅游局法规监管处负责日常工作。各区县旅游局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落实责任人,制定工作方案,细分工作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
(二)纳入评价体系。旅游厕所是旅游公共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广大游客切身利益和旅游服务品质。打赢这场攻坚战,对全面提升我市旅游形象,塑造“重庆非去不可”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各区县旅游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下定决心、用大力气,把旅游厕所作为2015—2017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旅游厕所的管理将纳入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之中,确保如期完成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任务。
(三)建立联动机制。各区县旅游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在开展特色旅游名镇(村)、高速公路文明服务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乡村酒店(农家乐)、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人家等评定工作时,把厕所建设管理情况作为行业等级评定的必备要素,引导和督促有关企业切实做好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
(四)建立奖惩机制。2015—2017年,各区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要加大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支持力度。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中表现突出的旅游企业按“景区为主,以奖代补”原则给予资金补助。对没有及时完成建设任务目标的旅游企业,其申报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等所有评定、认定事项严格按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一票否决”和退出机制,取消或降低其服务质量等级,并减扣或取消其本年度所有申报旅游项目资金的补助资格。
(五)强化督查落实。建立全市旅游厕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推进工作组每季度向市政府报告全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每季度对区县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抽查一次,并向区县及社会通报检查结果。
(六)营造文明氛围。各区县要把厕所建设管理行动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开展“游客最满意旅游厕所”、“最美旅游厕所”等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组织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景区等级评定检查员、星级饭店评定检查员进行暗访,定期邀请媒体加强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的舆论监督与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各区县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曝光游客反映较大、建设管理落后的单位并督促整改,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旅游厕所建设,市民和游客文明如厕,爱护旅游厕所设施设备和环境整洁,尊重旅游厕所管护人员的劳动与服务。积极提倡、鼓励社会经营单位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
四、2015年工作安排
(一)开展摸底、调查与核实工作
2015年5月,市旅游厕所推进组对全市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街区及其他旅游接待场所的现有旅游厕所分布和数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核实,并对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的分布、数量、男女厕位比例、残疾人专用厕所厕位等进行指导。
(二)加大项目的政策支持
各区县要给予旅游厕所项目政策支持,高效办理旅游厕所项目规划、用地审批,在税费、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要落实专项资金给予旅游厕所建设倾斜支持,也可以景区为单位采取“以奖代补”的原则推动“厕所革命”见到实效。市旅游局对已纳入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计划名单的区县,将依照实际完成情况及效果予以必要的鼓励。
(三)严格执行督查考核机制
从2015年6月起,各区县旅游局于每月5日前向市旅游厕所推进组报送上月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进展情况。全市旅游厕所推进组每季度向市政府报告全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每季度对区县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抽查一次,并向区县及社会通报检查结果。
(四)建立暗访和舆论监督机制
组织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景区等级评定检查员、星级饭店评定检查员暗访,定期邀请媒体加强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的舆论监督与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各区县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好经验、典型做法,曝光一些长期脏、乱、差的旅游厕所和建设管理落后的单位以督促整改,引导社会各界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出谋献策、建言献力。
(五)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旅游厕所革命“三个一”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旅办发〔2015〕82号)要求,为深入宣传和全面展示全市旅游厕所建设进展和管理成效,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自2015年5月至年底,各区县旅游局及时收集媒体报道游客反馈,收集各类反映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要特别注意收集能够突出体现旅游厕所革命成果、前后对比强烈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积累鲜活素材。要注重梳理提炼地方特色、亮点,全面总结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各区县旅游厕所革命经验总结和图片及视频资料于2015年10月15日前报送至市旅游局。
letou乐投排水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