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 《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旅发委、平潭综合实验区旅发委:
经研究制定《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8年2月1日
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旅办发〔2017〕291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18〕4号)文件精神,持续推进我省旅游厕所革命,有效扩大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在制定《福建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旅游“厕所革命”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结合起来,与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与优化以“放心游福建”旅游服务承诺为核心的旅游监管服务体系结合起来,按照“全域发展、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基本思路,在巩固提升上一轮“厕所革命”成果基础上,全面提升厕所建设质量与管理服务质量,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二、工作目标
以A级景区、乡村旅游“百镇千村”和自驾车营地为重点,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建设、管理服务、科技、文明四大提升行动,三年共计划建设旅游厕所1865座,其中新建1481座、改扩建384座。按年度任务:2018年计划建设732座,其中新建574座、改扩建158座;2019年计划建设610座,其中新建487座、改扩建123座;2020年计划建设523座,其中新建420座、改建103座。积极推动全省4A级以上景区和重要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三个主要目标:
1.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的旅游厕所,达到国家旅游局《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至少有一个AAA级旅游厕所;四星级以上休闲集镇和特色村至少有一个AA级旅游厕所;其他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
2.积极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在全省9家10处5A级景区都具备第三卫生间的基础上,推动全省90家4A级景区都具备第三卫生间,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务。
3.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清新福建以及文明安全标识明显。
三、行动任务
(一)“厕所革命”建设提升行动
一是推动厕所建设范围拓展。推动旅游厕所建设范围由原来的A级景区为主逐步向A级景区、乡村旅游“百镇千村”点和自驾车营地等涉旅项目拓展,更大范围的推动旅游“厕所革命”建设,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均衡发展。二是推动厕所标准提升。贯彻执行并进一步提升《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游客的增量和容量因地制宜的提高厕所建设密度,鼓励增加厕位特别是女性厕位,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鼓励开设女性专用厕所。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在旅游重大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鼓励设置移动厕所。三是推动厕所建设品质提升。厕所建设要提倡实用、避免奢华。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外部设计注重与周边和城乡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尽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设计有创新性;内部配套设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人性化、生态化,设施产品优先考虑本土品牌。重视人文关怀,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厕所建设品质,将“厕所革命”培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带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
(二)“厕所革命”管理服务提升行动
一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政府统筹、属地管理基本原则,探索建立厕所管理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住房建设、环保、市政、环卫等部门参与厕所管理、运营,形成厕所管理服务合力。建立健全厕所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制定管理服务制度,使厕所管理服务长效运行。二是落实日常管理要求。签订旅游厕所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厕所服务保洁质量、安全管理、清运作业等操作规范和巡查记录,标明厕所开放时间、服务电话,接受游客监督。三是创新探索管理模式。持续探索“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机制,推动建立旅游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鼓励引进专业化、集团化、连锁经营的物业、保洁等管理公司对厕所进行管理;鼓励以PPP模式、提供特许经营权、承包经营、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商业广告特许经营权、企业出资政府回购等方式动态管理,积极选树典型经验并做好宣传推广。推进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鼓励社会各界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向游客免费开放。鼓励“一厕多用”,积极拓展延伸厕所功能,提供WIFI、便利店、线路查询、取款机、废品回收等服务。
(三)“厕所革命”科技提升行动
一是提升厕所建设科技水平。根据不同地区环境特征,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积极引进推广厕所建设的先进技术,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鼓励采用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的先进技术,鼓励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二是提升厕所管理科技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广厕所数字地图、APP等管理服务创新手段,加强厕所管理相关大数据分析与运用,实现智能化管理。提升厕所科技元素,鼓励采取配备更具科技含量的速溶性卫生纸等技术,丰富厕所管理科技应用。
(四)“厕所革命”文明提升行动
一是开展文明如厕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游客、群众文明如厕教育,推动文明如厕进景区、进农村,引导广大游客、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坚决抵制粗鄙丑陋的如厕行为。二是开展厕所公益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配合国家旅游局深入开展“百城万众厕所文明大行动”,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五一”“十一”等重点时间窗口,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游客集中场所发放、播放。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厕所革命”志愿者的作用,深入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中场所宣传文明如厕,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厕所文化。
四、行动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旅游品质和民生福祉的务实之举。进一步加强对“厕所革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健全各级协调领导机构,强化党政领导对厕所建设领导力度。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作为责任主体,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按照年度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旅游部门负责督促宾馆、旅游景点景区等旅游厕所的建设管理。进一步细分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新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资金支持
推动财政加大对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支持力度,旅游厕所补助资金向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倾斜,向第三卫生间倾斜:省级以上资金按照新建1座6万、改扩建1座3万的标准补助;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旅游厕所每座增加1万元;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每座另补助2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旅游专项资金要继续向“厕所革命”倾斜。市、县(市、区)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各地将厕所管理运营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形成稳定的管理经费来源。推动出台引导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厕所项目投资的信贷支持,鼓励设立“厕所革命”建设与管理资金或基金。积极协调住建、文明办、爱卫办、环保、工商、市政、环卫等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出台旅游厕所项目规划、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厕所建设合力。
(三)强化考核督导
加强对“厕所革命”工作的检查考核,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月报告、季督查、年考评制度。组织对各级政府开展“厕所革命”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的指标之一。适时通过线上微信、线下问卷等形式,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对“厕所革命”任务完成较好,体制机制创新有新进展、新突破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厕所革命”进展不快、问题较多的地区,限期督促整改。对于厕所因保洁等管理服务方面问题受到投诉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对项目业主采取提醒、约谈改正、取消评优、取消补助等措施。将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情况和A级景区、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特色村、观光工厂等评定、认定事项结合起来,作为评定、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厕所不达标一票否决制。
(四)强化宣传引导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把“厕所革命”当作推进旅游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抓手,在主流媒体上开辟“厕所革命”专栏,重点宣传“厕所革命”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卫生防病等知识教育,提升公众对“厕所革命”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鼓励各界人士为“厕所革命”建言献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厕所革命”中来。积极跟踪报道“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实施情况,宣传亮点、剖析难点、聚焦热点、曝光缺点,为“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顺利开展营造舆论环境。
letou乐投排水转发